現代籃球的發展已走向更科學的方向,不再只侷限於籃球場上的跑動訓練,也不再是仗著有幾個好球員就能獨霸一方的時代,專業和科學化是當今籃球發展要能成功的基石。
以前的訓練著重在體能的培養和傳承自教練員的經驗法則,這是不足夠的。
體能該如何培養有著很大的日語學習學問,尤其在現代世界各國的聯賽都已走向職業化,FTP傳輸.下載.遠端控制工具在賽季拉長的情況下,球員需要的不只是短期的體能高原,而是追求身體全方面的發展和怎樣維持在一個高水平的常態上。
在這時季後、季前、季中訓練的規劃就顯得重要許多,當然籃球的技戰術訓練也要有著不同時期的規劃,如何把體能、技戰術訓練、營養和恢復性訓練整合在一起,未分類程式教練員的知識水準佔著非常大的影響力。
當今國內的籃球生態不健全,因而造就出很多紙上談兵的教練員,甚而有之的是連紙上談兵都沾不上邊者,在這粗分幾大類:籃球技戰術涵養高但規劃訓練混亂者、只會操體能而籃球技戰術涵養低者、不懂規劃訓練也沒有籃球技戰術涵養者。
常常聽到的是教練員督促球員:「這麼瘦還不去做重量訓練,重量訓練要做啊,不然怎麼撞的贏別人」「跑快一點,到底要不要練啊,你沒有心嘛」「想當年我多厲害,你們現在太差了」「這都不會打什麼籃球啊」…諸如此類話語不勝枚舉,籃球員心中永遠只有一句OS”不會你要教啊”,話說回來教練員自己都不懂如何教你。
在國外的籃球先進國家通常教練團的成員都劃分的很精細,總教練負責統籌定案,進攻有進攻教練、DVD電影防守有防守教練、體能有體能訓練員、飲食調配有營養師、敵情蒐集甚至練球影片錄影檢討都有專業人員在分層負責。
在國內大都是總教練一人負責所有事務,下設的助理教練、訓練員通常都形同虛設,說難聽點連運動防護員都比這些下設的教練團成員對球隊有貢獻。
有些情況是下設的教練團成員擁有專業知識但可惜總教練是草包,不要說建議聽不進去,連建議的是什麼都聽不懂又如何去採納,不過這是國內短期內無法改變的事實,草包教練們該好好充實自己了,常言求人不如求己,偶爾也該看點書吧。
筆者接觸籃球多年已於去年退休轉任球隊訓練員,何奈學無所用,本以為就此與熱愛的籃球脫離,但隨著多方涉獵國外籃球書籍和本身對訓練學的了解,DVD遊戲深深感受到對籃球還有一份未了的情感,在此將本身所學以文字留下記錄,願有緣人窺之後能深刻體會並積極充實自己以為籃球的發展投注一份心力。
一日籃球人,終身籃球人。
湘琴的老公 2008.02.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